WaveRider

WaveRider

應該如何教學和學習?

適用場景#

適用於所有一對多的教學場景,不管是學校,還是視頻教程、直播。

教師應該做的#

不浪費時間#

應該把時間花在啟發思考、幫助學生理解上,而不是浪費時間的廢話,讓學生花費課堂時間親手寫下參考書般的筆記。這樣的筆記只需要在課堂上解釋清楚,課後由老師提供電子版,應該由學生自己決定是打印出來,還是用電子設備上看、手抄(不建議)。

語速和信息密度匹配#

信息密度高的就語速慢,低的就語速快。除了字面意思,還包含其它信息的,密度就高。比如《史記》圯下敬履,不僅信息密度高,而且真正想說的話都沒有寫出來,但真正的讀者會有疑問,是能看到這些話的,這就是” 行不言之教 “。

比如張良作為三代宰相之家,為什麼在遭到陌生平民羞辱後,要” 強忍 “下來,而不是打一頓或者不理會、直接走開?又比如 “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此時張良在哪?肯定還在原地。就算對老人充滿尊重,目送老人走開一段距離自己離開就是了,為什麼要目送他走出一里這麼遠?因為他肯定老人會折返回來。為什麼他這麼肯定?換作是你,你會怎麼做?

優先講信息密度高的話#

原因有三:

  1. 鍛鍊自己精簡語言的能力;
  2. 啟發別人思考;
  3. 節省時間。

慎用比喻來解釋、論證#

避免用比喻來解釋簡單問題,複雜問題也要謹慎使用。
比喻的事物通常會有很多不恰當的特性,引用它來解決一個問題,卻帶來了更多問題。哪怕自己並沒有為此解釋,也會引起學生的思考,浪費大家的時間。
如果沒有被常識忽略的部分,那根本就不用解釋。對於那些理解能力差的學生,可以將比喻放在課後提供的筆記裡。

複雜定義:先模糊後準確#

在講一個概念時,肯定要先講定義,先要讓學生知道這是什麼。如果比較複雜,請避免使用專業的、嚴謹的術語,因為講了學生也聽不懂,先用簡單的、不太恰當的描述解釋就行。但要告訴學生,這是不準確的。在學習完之後再返回來看專業的、嚴謹的定義。

學生應該做的#

知道該如何讀書#

請閱讀《怎樣讀書》,民國年間就有出版,收集各位大師(胡適、蔡元培、林語堂、馬寅初、朱光潛、豐子愷等)關於讀書、學習的經驗總結。此處不添加鏈接,也算作一個小練習,培養各位獲取網絡資源的能力,請在網絡搜尋,不要在購物平台上買。

如何記筆記#

只記那些自己獨有的心得體會和疑問,不要記那些參考書般的筆記。如果老師沒有主動提供,就去找老師要,或者找同學。
優先用疑問句,而不是陳述句,因為這樣更能啟發思考。比如 “積極擁抱電子化的原因” 就不如 “為什麼要積極擁抱電子化?”。
使用各類標註工具,能夠區分它們對心理的暗示程度,遵循通用規則。

雙方都應該做的#

熟知《有效的學習:處理知識的 20 條規則》#

下面是大綱。
image

積極擁抱電子化#

為什麼?#

  • 鍛鍊學生在網絡上獲取信息、篩選出優質信息、獲取各類電子文件、整理、歸納總結、快速找到筆記內容的能力。
  • 鍛鍊學生在充足誘惑的互聯網中不被影響、堅守本心的能力,這項能力在如今顯得格外重要
  • 拓寬視野,向國內外大神學習,甚至能有提問的機會。
  • 好的軟件是革命性的,甚至不弱於工業革命。

要怎麼做?#

使用結合遺忘算法的 Anki 和 Supermemo 等記憶軟件,而不是不科學、隨意、目的不明確的複習。同時要遵循 Supermemo 十誡(其它記憶軟件也適用)

學習並使用腦科學、心理學知識來幫助更好學習#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